3月1日,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公示了“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2年度資助項目名單”,甘肅秦腔藝術劇院申報的原創大型歷史劇《蔡文姬》入選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鎖麟囊》入選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實現了劇院歷年在國家藝術基金申報入選方面“零”的突破。
原創大型歷史劇《蔡文姬》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為主導思想。取材文姬離漢與歸漢這個古老的故事,定位于“皈依漢民族精神家園”這個命題。經過5年多時間的創作、修改,積累了雄厚的藝術積淀。緊緊抓住蔡文姬是杰出女性文學家這一身份和個性特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宏闊、昂揚又不失細膩的筆觸,體現華夏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關系,深刻詮釋中華文化、黃河文化的偉大內涵。
經典大型劇目《鎖麟囊》表演人才培養項目,本著“繼承傳統、激活傳統”的創作初衷,對上世紀40年代的京劇《鎖麟囊》進行改編移植,以秦腔形式搬上舞臺。該劇上演后,先后榮獲甘肅省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新創劇目調演劇目“大獎”和15項單項一等獎、一個單項二等獎;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優秀劇目調演“改編劇目大獎”和9項單項金獎;第五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最高獎——“優秀劇目獎”和4項單項一等獎;甘肅省第七屆敦煌文藝獎一等獎;由該劇拍攝的數字電影榮獲中國電影政府最高獎“華表獎”。該劇主演蘇鳳麗憑借在劇中的出色表現一舉奪得第二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對該劇進行傳承無論從戲劇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還是從青年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劇院依托雄厚的師資力量,聘請秦腔《鎖麟囊》主創人員:主演、國家一級演員蘇鳳麗,副導演、國家一級演員李琳,主配、國家一級演員左育強,主配、國家一級演員賀忠宏,舞美設計、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馬旭東等人組成團隊,進行該劇傳承及青年人才培養的所有前期準備工作。目的使參加培養的青年人才能夠全面掌握秦腔《鎖麟囊》的表演程式及表演技巧,全面增強他們的藝術功底和藝術涵養,使秦腔《鎖麟囊》這部深受群眾歡迎和喜愛、具有強烈現實意義的經典劇目能夠很好地得以傳承,為“甘肅秦腔”(西秦腔)的保護、傳承和甘肅秦腔藝術劇院的發展打造一支綜合素質全面的青年人才隊伍。國家藝術基金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是中央財政撥款,同時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的一項公益性基金,重點圍繞創作生產、宣傳推廣、征集收藏和人才培養四大方向進行資助,其中藝術創作是基金支持的重點,旨在繁榮藝術創作,培養藝術人才,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推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高度重視國家藝術基金申報工作。在日常工作開展中以強化組織領導為立足點,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加強謀劃申報工作;以加大業務培訓為突破點,組織申報人員著力吃透政策、破解申報難題;以提升審核答辯質量為根本點,探究創新方法、提高申報成功率;以做好項目儲備為支撐點,著力突出劇院特色、劇種特色、創編優秀劇目,增強儲備;以堅持跟蹤督導為關鍵點,對項目實施進行跟蹤問效,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后,劇院將對此次申報工作進行認真總結,深挖秦腔非遺傳承資源,找準突破,爭取在國家藝術基金申報工作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